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县区先锋网站链接:
        干部综合
        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干部综合

        365最专业的数据服务平台_365限制结束投注_365bet限制
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2-08-24 08:47来源:蚌埠先锋网 作者:先锋供稿员
        [字体:  ] 打印本页

          考察谈话是察人识人的重要途径,是精准“画像”的重要环节。在现实中,部分考察谈话存在“一团和气”倾向,谈话对象对考察人选的缺点不足或避而不谈、顾左右而言他,或只言片语、欲言又止,一定程度上导致“画像”失真、考察“缩水”,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考察谈话为何“夸”多“刺”少?一是一些干部抱着“多栽花、少栽刺”的心态,虽然知道考察人选的一些不足,但比起“揭短”“挑刺”,更愿意“成人之美”。二是一些干部则心存顾虑、不得不“夸”,比如有的认为考察人选已是“板上钉钉”,自己多说无益,还可能言多有失,让考察组误认为自己嫉贤妒能,反而对自己的成长不利,等等。可以说,如何有效地引导谈话对象打开“心门”、“掏”出心里话,是对考察组成员“心术”和“话术”的重要考验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考察谈话要做足做细“备课”“复盘”,提升过硬谈话能力。干部的个性特点具有相对连贯性,其发展变化通常不会太过突然。谈话前,要广泛查阅干部人事档案、个人述职报告、群众来信来访记录等资料,对考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及优缺点理出初步轮廓,并根据拟任职位梳理出需要重点考察的关键要素,做到心中有数。要把考察谈话当作宝贵的学习锻炼机会,及时“复盘”、总结提升谈话质量的好思路、好做法。要把功夫下在平时,主动加强心理学、逻辑学、身体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,针对“不敢谈”“不想谈”“不会谈”“不真谈”等不同情况开展模拟演练、案例剖析,不断提升沟通表达、信息捕捉、分析研判等能力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考察谈话要聚焦重点环节精准发力,积极互动“挖”出“干货”。考察谈话既是组织行为,也是心理互动的过程,考察组成员的态度情绪和方法技巧直接影响谈话对象是否敢说真话、愿说真话。要善于找准“破冰点”,多站在谈话对象的角度寻找话题、激发共鸣,营造平等融洽的谈话情境,引导谈话对象打开“话匣”、畅所欲言。要仔细听出“弦外音”,第一时间从谈话对象的神情态度、语气声调、肢体动作等细微之处捕捉关键信号、及时予以跟进。要巧妙问到“点子上”,灵活运用开放式、启发式、追问式、迂回式等提问方式进行引导,深入了解具体事例表现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对信息进行甄别比对和辩证分析,尤其是对“偶有急躁情绪”“抓工作不够大胆”等细节性、表层化的缺点不足,要抽丝剥茧分析本质,做到谈深谈透。

          

          考察谈话质量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多方配合努力。领导干部要带头正视批评,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和闻过则改的自觉,以实际行动带动干部消除“栽刺”思想顾虑,营造“知无不言”的民主氛围。组织部门要不断完善考察工作机制、程序、办法,探索建立考察工作“回头看”和评议制度,并通过常态化开展“向组织部门说句心里话”“微调研”等活动,拓宽干部信息反馈渠道。(陈昱菱)


            (安徽先锋网)